許多材料在烘乾開始前後需要經歷一系列前處理。接下來,我將介紹一些常見的處理方法。
- 產品預熱: 在預熱階段,烘箱的初始溫度較低,材料中的水分蒸發較少,因此濕度相對較低。只加熱而不需要除濕,因此材料可以快速被加熱至內外溫度平衡。通常需要5到30分鐘。
- 失活處理: 失活的主要功能是通過高溫破壞並失活鮮食品中的氧化酶活性,使材料不僅能保持原有的色澤與外觀,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香氣。需要完成的常見材料包括:茶葉、金銀花、百合、菊花、北京菊、辣椒、八角、綠葉蔬菜等。
- 除濕與定色: 除濕與定色是保護農產品顏色的有效方法,主要通過低溫快速除濕實現。溫度不宜過高,設定溫度範圍為45°C至65°C。
- 產品成熟: 成熟指在人工提供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進行成熟、組成合成與材料轉化的過程。其中,糖化也是一種成熟。需要成熟的一般農產品包括臘腸、煙葉、柿子、無花果、地瓜等。
- 材料收縮率: 只有通過合理控制材料的脫水速率,才能實現均勻的收縮率,並保證材料的質量要求。此階段的要求很高,需具備一定的經驗,才能科學、合理地加以控制。
- 再除濕處理: 人工除濕指停止熱泵烘乾設備,使農產品在一定溫度下完成水分遷移平衡。天然除濕是將農產品從烘乾房推出,置於自然環境中,完成水分遷移平衡。
- 提高香氣: 除臭是烘乾的最後階段。通過高溫的作用促進香氣生成,農產品的口感越來越濃郁,產品烘乾的質量與價值得到提升。對於需要高度口味的香料與茶類,都需要經過此加工階段。
- 風乾回濕: 風乾回濕的方法非常簡單。整個烘乾過程完成後,材料降至室溫,使農產品的水分達到穩定狀態,然後進行包裝。如果含量過低,最終產品會直接包裝,容易破裂,回濕後可避免這種情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