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農業生產中,剛收割的小麥含水量高。如果不及時乾燥,容易發霉、發芽,品質下降。傳統日曬方法易受天氣影響且效率低下。因此,越來越多的農民與糧站轉向穀物乾燥機以獲得更快、安全且更高效的乾燥解決方案。

穀物乾燥機利用熱風循環系統、高效風機和智能溫控,以實現安全、有效且可控的小麥乾燥過程。它現已成為農機現代化的關鍵技術之一。

小麥烘乾的原理是什麼?
穀物乾燥機採用熱風循環乾燥技術。 加熱後的空氣被吹入充滿小麥的乾燥腔。熱風穿透穀物層,逐步去除水分。透過受控的氣流與物料運動,乾燥過程確保均勻且徹底。
烘乾後,小麥透過出料系統排出至成品穀倉。同時,鼓風機將使用過的空氣送入過濾器或收集器進行淨化。大量熱空氣可通過循環通道重新使用,大幅降低燃料消耗,並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與環境保護。

小麥烘乾過程與小麥穀物乾燥機
Step1. Loading the Grain
小麥被手動或由提升機裝載到乾燥箱中。裝載能力取決於機型。在這一步驟,確保穀物在箱內均勻分佈且箱內不得超載。
Step2. 啟動加熱系統
根據熱源類型(煤、柴油、生物質、甲醇等),啟動加熱爐以加熱空氣。熱風溫度可調,建議烘乾小麥的溫度介於80°C至90°C之間。
Step3. 熱風滲透與乾燥
熱風經由風機均勻分佈至穀倉,從底部或側面滲透於穀層,與穀物接觸並蒸發水分,水分被帶走。機器裝有濕氣排放口以排出濕氣。
Step4. 循環、通風與水分減少
為防止外乾內濕的問題,乾燥機進行熱風循環與定期通風,確保水分均勻降低,避免過度乾燥或影響穀物品質。
Step5. 溫度控制
乾燥機配備溫控系統,可實時監控內部溫度,防止過熱。部分智慧型型號可根據小麥的含水量自動調整乾燥時間。
Step6. 冷卻與出料
烘乾後,進行短時間的冷卻以防止水分回潮。冷卻後,乾燥的小麥經出料口排出,可直接裝袋或存放。

烘乾小麥需要多長時間?
乾燥時間取決於小麥的初始含水量、設備型號、倉容量與所使用的熱源。一般而言:
- 大約需要2到3小時才能烘乾一個穀倉的小麥。
- 每個乾燥循環可降低水分3%至5%。
- 機器支持連續運轉,省力省時。
不同作物的建議烘乾溫度
小麥:80–90°C
玉米:100–140°C(東北地區約為140°C;黃河以南地區為120–130°C)
稻米:60–70°C
高粱:100–140°C
豆類:100°C
黍:80°C(使用1mm網目)
菜籽:100°C(使用1mm網目)

Shuliy 移動穀物乾燥機 型號推薦
單倉:10噸
功率:32KW
重量:7.4 公噸
外形尺寸:6200*2100*6400mm
產量/24小時:100噸
烘乾時間:2~3小時
生產日期:20~30個工作日
交通方式:海運


另外,我們提供更廣泛的型號供您諮詢,包括雙腔穀物乾燥機。
為何選用穀物乾燥機來烘乾小麥?
- 不受天氣條件影響
- 提高效率、每日可乾多個倉
- 降低人力成本
- 確保穀物品質與色澤保持
- 適用於大型農場、糧站與農業加工廠